以改革求突破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突围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09-0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林波

改革创新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路上,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许昌市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如何紧紧把握我局被确定为“全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历史机遇,用改革创新的手段“以地谋发展”,放大土地要素在“稳经济、促发展、保秩序”的作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三高一开创”宏伟蓝图中更加出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自然资源人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

直击要素保障“关键点”

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大局的同时坚决守好底线,靠前发力、精准施策,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布局和高效率的资源利用,顺利通过爬坡过坎期,全力支撑经济发展的“稳”与“进”。

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通过厘清各大片区功能和建设重点,将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持续落实“有保有压”原则,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通过举证,我市耕地保护目标将大幅减少,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大幅增加,有效解决重要交通干线占压耕地的困扰,保障长葛大周循环经济产业园、禹州沙陀湖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留足了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前瞻30年的眼光调整国土空间规划,跳出现状看未来,跳出许昌看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吃透“十大战略”,深入研判城市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交通产业、生态环境等形势,在吃透认清中部崛起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许一体化等政策战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规划布局。

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工具箱”。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以“三个一批”和省市重点项目为核心,提前介入重大项目选址选线,主动提供用地政策咨询,统筹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重大项目分期、分段报批和用地审批调整政策,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用足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用好每个县500亩“先建后拆”循环使用额度指标,争取开发区专项奖励指标,最大限度稳定工业“基本盘”。落实全省土地报件县级直报政策,加大对县级土地报批指导,重点围绕“组卷智能化”“材料模板化”“审查自动化”“补正规范指导化”,重新梳理各审查要点,将业务科室的审查规则、审查要求以及审查流程进行规范化、模板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用地报批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压缩土地报批时限,实现“当日出市报省”, 进一步提高用地报批效率,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节奏。

把“闲”资产变“活”资源。当前,国家推行“增存挂钩”,实行“以存定增”,敦促盘活存量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用意十分明显。对此,我们大力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争取更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强化“府院联动”,实施“闲储置换”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建立高效有序的产业用地市场化保障机制,强化土地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促进土地征供良性互动,推行混合用地模式和不同产业用地转换模式,探索制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机制,以政策、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把“闲”资产变为“活”资本,把“包袱”变为财富。

把握要素配置“切入点”

积极承接全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任务,释放错配的土地资源,打通土地要素流通渠道,引导土地资源向经济主战场流动,以土地市场激发经济活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把激活市场的措施用起来。当前,国家、省级层面出台了多项土地激活经济相关支持政策,我们始终紧盯政策关口,深入分析研究,尽快释放政策红利。通过推动全市“大收储改革”改革,全面提升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统一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与住建部门建立了土地供应与住房供应联动机制,结合“房地产去化周期”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和时序,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通过配套幼儿园政府承建、宗地按照绿线出让、优化规划审批、推行“房票”政策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土地竞买。持续谋划片区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加快产业用地供地节奏,有序出让条件成熟的商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鼓励平台公司参与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全面激活土地市场。

把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起来。由于受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乡土地市场近乎完全分割,价格“双轨制”现象十分明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营性地权和资产性地权制度严重缺失,农村土地长期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导致城乡土地价差十分明显,城市土地紧缺和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普遍存在,农民几乎无法享受土地红利。只有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行土地“同权同价”,加速城乡土地一体化进程,才能使农民更好地分析城市化红利,也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局按照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要求,通过健全全市农村经营性集体土地入市规则体系、搭建统一入市交易平台、完善操作规程,探索开展异地调整入市和所有权收储,合理分配入市收益,稳妥有序推动全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大力推动同区域内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突显集体土地对产业项目的支撑作用。

把土地要素配置改革活起来。当前许昌土地要素市场建设仍然不太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比较有限,土地要素在产业间、企业间、区域间的流通不同程度有所受限,土地要素配置与产业、企业诉求仍然不相协调,土地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和空间配置作用尚未完全发挥,甚至部分遗留问题造成的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我们将把土地要素市场化的重点放在建立高效有序的市场化保障机制上,从创新市场主体、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和市场监管模式等方面完善土地要素市场机制。市场主体方面对重点项目、延链补链项目、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项目制定特殊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保持城乡经济活力;交易产品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推动单一宗地集合多种用途的混合用地出让;在交易方式上推行土地弹性出让、作价入股(出资),精准契合企业生命周期;监督模式上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履约监管闭环化,最大限度减少土地闲置低效。

紧盯资源保护“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我局自组建以来,一直将稳定国土空间管理秩序、合理安排开发时序、严守耕地红线、维护矿山开发稳定作为全局核心工作来对待。

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在前期开展违建别墅、一河两路、大棚房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多个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灾毁耕地、残次林地、低效园地等不同类型地块分别采取机械复耕、拔除移栽、清理拆违等措施,运用“人技结合”,理顺优化执法监管体系,创新运用无人机执法等科技手段,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巩固好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省定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实现市域内平衡的成果,为全省稳定耕地净流出转为净增加探索“许昌经验”。

以“一网两长”为抓手重构监管体系。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构建 “四梯并行、多维联动”的“一网两长”网络架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对独立、职责清晰”的全域网格化“山长制、田长制”管理体系,根据各地实际,创新开展“图斑田长”、“一牌两卡”等特色工作,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占地及滥采矿产资源行为,确保全市每一寸土地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护。对乱占耕地、私挖乱采的现象,除严格执法外,推行“堵疏结合、合理引导”,针对小微企业面临的土地利用难题,合理引导其入驻小微企业产业园,从根本上杜绝边整治、边违法现象。

以高效联动机制维护矿区持续稳定。巩固好前期全市打击“洗洞”盗采行动的成果,强化与公安、环保、应急等部门联动配合,深入矿山企业实地排查,通过矿产执法、生态修复、矿山督查等手段,全力维护矿区安全稳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推动正常生产经营矿山企业科学有序地创建绿色矿山。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网上办理模式,全面推行数字化矿业权许可证办理,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管护水平。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勇挑重担,为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