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食用林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全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质量和水平,5月7日,襄城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样专项行动,对辖区内重点食用林产品开展园内果品与土壤安全监测抽样工作。
此次抽样监测行动实行年度错峰检测,根据花椒、金银花、葡萄、桃、杏、梨等不同的成熟期,聚焦食用林产品不同的上市高峰期,分年度开展生产环节的安全监测。截止目前,已相继开展了核桃、桃、猕猴桃、葡萄、石榴等60多个样本质量安全监测。
监测抽样范围覆盖湛北、库庄2个主产区,以金银花和大樱桃为重点对象。与首山樱桃采摘节相呼应,通过安全检测,找出当前食用林产品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制定特定的田间安全管理措施,做到生产科学化。在保障生产环节产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县域内时令果品采摘旅游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在检测过程中,抽检人员严格遵循抽检标准和程序,对样品进行取样、封存、登记、拍照和定位等操作,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同时,样品将被送到专业检测实验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次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行动,共抽取12个样本,每个果园2个果品样本,一个土壤样本。其中金银花监测农药残留指标包含杀扑磷、速来磷、已酰早胺磷、乙酯杀醇4项。大樱桃监测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噻螨酮、三氯杀螨醇等25项,重金属重点监测铅、镉2项。
通过“时间精准化、地点全域化、人员专业化”三大核心举措助推襄城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更倒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生产流程,推动食用林产品高质化、安全化。下一步,襄城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强食用林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检测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安全、优质的食用林产品。